郑州老坟岗
今二七区民主路、自由路 附近,旧称“老坟岗”。这里曾是郑州最早最大的市场之一。
老坟岗原是一处荒芜沙丘,明朝万历年间,西方回教真人默穆都哈到郑游历教化,死后葬于此地,人称“回回墓”,后逐渐扩大为回民义地,因遍地坟墓,又叫“老坟岗”。老坟岗形成市场,始于上世纪初叶。
1926年—1929年,该地出现妓院、赌馆,适其所需、饮食、商贩也集中在此,初步形成了市场。民国29年9 月(1930年)出版的《旅行 杂志》说: “惟到处现在高 唱废妓,独郑州则当冯玉祥督汴时,实行坚壁清野,娼妓天然淘汰,近则复聚于河北沿(今二—匕路以西地方) 一带,不殊不废,且有增无减,区区郑州一隅,统计南花北柳,何止千人,每至夕阳西下,笙歌嘈杂,几不知世上尚有干戈未息之地也。” 这既是旧社会郑州畸形发展的见证,又从侧面反映了当 年老坟岗的状况。
抗战胜利后,老坟岗更名为“国民市场”,不仅商户云集,且江湖杂耍、说唱卖艺、风味小吃等蜂拥而至,日流量数万余人,五行八作千余户,真正成为郑州的综合性市场。
1948年10月郑州解放,取便民之意,1950年更名为“益民市场”。1984年,为适应形势需要,又重新修整为全封闭市场。全长721米,建筑面积9072平方米。大门为仿明宫廷建筑,飞檐斗拱,门设石狮一对,古香古色,典雅适用。安排固定商户152户,流动摊位近400个,大到钢木家私,小到针头线脑、五金百货、水果摊,应有尽有。后因城市改造,退路进店,该市场于20世纪末期被拆除。
上一篇:二七区的节日和民间文艺
下一篇:郑东新区一日游
延伸阅读: